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及辨证论治的方法
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古代中医学中虽无“胰腺”的专项记载,但对胰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相关描述。《难经·四十二难》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中医古籍中的“散膏”和“珑管”皆指胰腺。
现代医学中胰腺的生理功能与中医理论脾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相似,因此中医学将胰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归于脾。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急性胰腺炎归入中医的脾心痛、胃心痛、腹痛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脾,并与胃、肝、胆、心、肺、肠等紧密相关。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感受六淫之邪、情志失畅、虫积、外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蕴,郁久而化热,热盛成毒,热毒灼伤血液,形成血瘀,热毒与血瘀互结,气血逆乱,阴阳失衡,从而影响脏腑正常功能。因此,“热毒血瘀互结”是急性胰腺炎病机的关键。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内生热毒之邪,灼伤津液,影响气血运行而形成血瘀,热毒可以导致血瘀。情志失畅,气机阻滞,血随气滞,郁久化热,热盛成毒,血瘀也可化生热毒。因此,热毒和血瘀之间关系紧密,使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加重胰腺组织微循环障碍。虽然急性胰腺炎辨证有不同的证型,但不论其处于何种证型都有“热毒血瘀互结”的病机本质,治疗上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主要应用承气汤类方药佐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版权归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https://www.whcshzyg.com//article-detail/bV4gVl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