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汗证“汗为心之液”理论的辨析方法
中医对汗证“汗为心之液”理论的辨析方法。中医认为汗证是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腠理开阖失司引起排汗异常的病证。“心部于表”(《素问·刺禁论》),汗为心之液。汗证是心脏生理功能异常的表现,临床辨析汗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来进行:
一、从汗血关系角度辨析
自古以来,中医认为“心-血-津-汗”关系密切。张景岳《类经》认为“汗为血之余”。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汗乃血之液”。李中梓《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黄元御《灵枢悬解》“夺血者无发其汗,夺汗者无出其血”。中医讲“心主血脉”,为化血之源。《灵枢·决气》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痈疽》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血同源于水谷之精,皆属于阴液。水谷精微奉心化赤,汗与血同源而异流。故又有“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之说。
二、从营卫阴阳角度辨析
营卫与气血关系密切。《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黄元御《四圣心源》明确指出:“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心主血,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阴阳别论》言:“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温病条辨》曰:“汗之为物,以阳气为用,以阴津为材料。”因此,阴津的充足和输布是汗液生成的来源,而阳气的推动、固摄是汗液排泄的动力。心为牡脏,主阳中之阳,调汗之枢不离乎心。《临证指南医案》载:“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泄为汗”,强调汗的生成排泄依赖于心阳的温煦和推动。《医宗必读》曰:“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可见心的生理功能对于汗的生成排泄起到重要作用。
三、从心主神明角度辨析
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调摄五志。五志过极,亦能损伤心神,故由精神情志引起的出汗多与心有关。《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统领五脏,为人体之枢。《素问·经脉别论》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景岳全书》曰:“凡大惊恐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汗由神统,失神则汗泄。长期心病易耗伤心营,心无所恃,神无所归,心液外泄致使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