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对消化性溃疡的情志方面病因论述及现代中医的认识与发展展望
中医典籍对消化性溃疡的情志方面病因论述及现代中医的认识与发展展望。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影响因素诸多,病机错综复杂。其中肝气不疏、肝胃不和与发病最为密切。《医学正传·胃脘痛》论述:“胃脘当心而痛,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李东垣论述:“先由喜、怒、忧、思、恐为五脏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
诸医家均从不同角度言及情志致病的思想。《灵枢·师传》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论述:“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医方考》论述:“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均是古代医家重视情志治疗的体现。目前,本病的情志治疗及疗效评估,已广泛应用于“症”“证”疗效评价体系中。
随着西医学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消化性溃疡已被列为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背景下,临床疗效评价已涵盖疾病临床终点、影响病程的重要临床事件、疾病临床表现、患者社会参与/生存能力/心理状态,以及临床辅助检查指标等多项内容。
通过分级量化标准在中医“病”“症”“证”中的开展应用,现代中医学已形成了集经典中医理论、现代西医诊疗、心理/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于一体的独特的临床评价体系。然而在制定中医特色的分级量化标准时,为提高研究效率、便于统计归纳,仅选取了部分条目或模块(主症、次症),并不能涵盖因人而异的个体化症候群。多数量表的填写由研究人员(经过培训)完成,而非患者本人。
虽然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精神状态)和生存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量表繁多复杂,但多源于精神科或脑血管疾病拟定,真正PU的专病专表尚待研究。因此,如何拟定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以循证医学评价为指导的,更加注重个体化、科学性的多维疗效专病评价体系,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