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年路附近比较好的老中医:夜寐差易醒伴胃脘部胀闷心烦易怒如何治?
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失眠的困扰越来越普遍。失眠,在中医叫作“不寐”,病名出自《难经·四十六难》。《黄帝内经》中又称其为“目不瞑”、“不得卧”。《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临床常见夜寐差,易醒,伴胃脘部胀闷,大便二三日1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时颈部肌肉颤动,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黄根部厚,脉滑。
辨证分析:由肝郁化热,寒热互结于中,气机升降失调,热扰心神所致。肝郁化热则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热扰心神则寐差、易醒,热久动风则时颈部肌肉颤动,肝郁脾虚疏泄失常则大便二三日1次,寒热互结则微恶冷食、苔薄黄,中焦气机升降不利故胃脘部胀闷不舒,治宜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疏肝清热安神。
中医诊断:肝郁化热、寒热错杂之不寐。
治法:辛开苦降,疏肝清热,养心安神。
处方: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药组成:半夏,干姜,黄连,黄芩,党参,枳实,白术,大黄,炒麦芽,炒谷芽,炙甘草,苏叶,土茯苓,大腹皮,蒲公英,木香,柴胡,白芍,夜交藤,珍珠母。嘱咐调情志,禁食辛辣、生冷食物。
方解: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以除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寒,党参、甘草益中气以补其虚,六腑以通为顺,魄门亦为五脏使,故加大黄、木香、大腹皮行气排浊除胀,枳实、白术乃枳术散以消痞,谷芽、麦芽助消化以除胀,土茯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柴胡、白芍疏肝清肝,珍珠母、夜交藤镇静养心安神。治疗过程中,湿热之象渐去故减土茯苓,虽湿热渐去,但因脾胃久虚乃生寒,故守方久服以平寒热,顺其中气,痞证则消而不易复发。胃不和则卧不安,中气和,则痞消神安。
本文版权归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https://www.whcshzyg.com//article-detail/bz75D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