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诚顺和中医馆

名中医 好中药

武汉市医保定点单位  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  中医外治经络理疗调养中心

中医历代医家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论述及心悸的辨证论治和中药配伍的方法

  中医历代医家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论述及心悸的辨证论治和中药配伍的方法。心悸类属西医学心律失常,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可由外感或内伤而致病,治疗缓解后亦可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复发。《素问·痹论》论述心悸病因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记载了“心下鼓”主要病因是外邪侵袭机体而致脉阻。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论》认为心悸主要病因为心阳亏损、气血亏虚、水饮内停、汗后受邪等,并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脉结代。

  元代朱丹溪《丹溪手镜》曰:“有痰饮者,饮水多必心下悸,心火恶水,心不安也”“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明确提出了心悸的发病与痰饮水湿、正气亏虚密切相关,其中气虚多为阳明内弱,脾胃不足而致,并再次强调了炙甘草汤补虚的重要性。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云:“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说明心悸、怔忡的发生亦与血虚、血瘀有关,因心主血脉,血养神,血虚则神动,而血瘀则血不循经,血不循经又会导致血虚脉弱,所以瘀血既是心悸病因又是血虚导致的病理产物。

  中医认为心悸论治当从调和阴阳、气血、心肾三方面入手,虚实兼顾,重在治虚,机体方能达到平衡状态,也是“和”法之道的重要体现。临诊坚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原则,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选方,兼收并蓄,诸法并施,方能更好应对病情发展的动态变化。

  因本病多本虚标实,特别是疾病后期病机更加错综复杂,故处方用药也须随之化裁。若遇阳气虚损而用补阳益气的附子、桂枝、黄芪、鹿角等药物时,应注意适当使用补益阴液的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白芍等,以使生化之源无穷。

  反之,患者表现为阴精亏损,在使用补阴填精的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麦冬、炙龟板,同时也应兼顾补益阳气的药物如附子、淫羊藿、菟丝子等,可使生发之源不竭。

  心肾阳虚多用真武汤、生脉饮、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等方剂配伍。

  调理脏腑整体功能常以逍遥散、小青龙汤、四君子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经方合用,适当配伍化郁养肝、温肺平喘及健脾培元等药物,用药散收有度,升降相兼,寒温并用,气血旺盛,血养心神。

温馨提示:网站已加密,保证您的隐私安全,提前预约可免排队等候。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在线预约挂号平台

鄂ICP备2024048673号-4
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1862773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