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代典籍对遗精的论述及中医临床辩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有哪些?
中医历代典籍对遗精的论述及中医临床辩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有哪些?遗精为男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该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神》篇:“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叙述了遗精的病因。
遗精一证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称“失精”和“梦失精”,并提出了治疗的方药。《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出本病的病机有肾气虚弱和见闻感触等:“肾气虚弱,故精溢也。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
宋代·《普济本事方·膀胱疝气小肠精漏》载有治遗精方四首,该书正式提出了遗精和梦遗的名称。元代·《丹溪心法·遗精》认为遗精的病因在肾虚之外,还有湿热:“精滑专主湿热,黄柏、知母降火,牡蛎粉、蛤粉燥湿。”至明代,对遗精的认识渐趋完善。如《医宗必读·遗精》指出五脏之病皆可引起遗精:“苟一脏不得其正,甚则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景岳全书·遗精》比较全面的归纳出遗精之证有九种,并分别提出了治法方药。
遗精的中医临床辨证要点:
1、审察脏腑“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故一般认为,用心过度,或杂念妄想,君相火旺,因梦而引起的遗精多为心病。禀赋不足,房劳太过,无梦而遗的多为肾病。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心烦者,多为心病。症见腰酸膝软,眩晕耳鸣者,多为肾病。但各有例外,临床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健康情况,发病的新久,以及脉症的表现等,才能正确辨证。
2、分清虚实初起以实证为多,日久以虚证为多。实证以君相火旺,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者为主。虚证则以肾虚不固,劳伤心脾者为主。
遗精的中医临床治疗原则:
本病应结合脏腑,分虚实而抬。实证以清泄为主,心病者兼用安神。虚证以补涩为主,属肾虚不固者,补肾固精。劳伤心脾者,益气摄精。肾阳虚者,温补肾阳。肾阴虚者,滋养肾阴,其中重症患者,宜酌配血肉有情之晶以补肾填精。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