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眩晕与什么有关,中医以柔肝、平肝论治用什么中药调理?
传统中医里《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认为肝是与眩晕发病最直接相关的脏腑,对眩晕症常从肝论治。同时师古不泥古,强调辨证施治。肝阴有赖于肾水的滋养,如肾水不足则水不涵木,导致肝失所养,肝阳上升扰乱清窍发生眩晕。另外肝主藏血,如营血亏虚则血虚生风,引起肝风内动,也可引发眩晕。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藏血,营血不足则肝失涵养易化阳生风。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如使心脉得养,脾胃健运,则肝血自充,肝阳自敛。故治疗眩晕以养血柔肝为主,除兼平肝阳之外,尤擅通过养心血、健脾胃以增强养血柔肝的作用。常用当归、白芍,常配以菊花、生地柔肝平肝,配以柏子仁、丹参、茯神养心安神,配以橘白、合欢皮调畅气机。
中医擅于柔肝、平肝并用治疗眩晕,肝肾同源,因此常用滋肾柔肝之法从肝肾出发治疗眩晕。常以当归、白芍、丹参养肝阴,以菊花、石决明、天麻平肝阳,以生地、女贞子、川续断补肝肾益精血。肝阳上亢者常以沙苑子、白蒺藜同用加强平肝熄风之用,伴有呛咳者加杏仁、橘红润肺降气,以痰气阻滞为主证者则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随症加减。
本文版权归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https://www.whcshzyg.com//article-detail/NMranG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