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辨证论治中治则治法的心得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辨证论治中治则治法的心得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固有腺体减少,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于胃癌病变前期,因此截断、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至胃癌任重道远。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显著疗效已通过胃镜证实。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辨为肝胃气滞证、胃阴不足证等6个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阳明胃腑,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针对不同的证型运用的治则治法可着重于以下方面:
1、应以健脾为本,而贵在运脾
《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内难养五脏,外不敌邪侵,虚而受邪,百病变化丛生,故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治疗上当先顾护脾胃,且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脾胃为升降之枢,肝在左为升,肺在右为降,中焦主斡旋气机。故治疗关键在于斡旋气机,复中焦升降之序。
胃痛医案一则:
患者女,52岁,初诊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胀痛半年余,近一周症状加重。胃脘胀痛,空腹时明显,在当地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小弯)黏膜急慢性炎、小灶腺体伴轻度异型增生,治疗后稍缓解,近一周前患者自觉胃脘胀痛加重,为求中医治疗,遂来门诊求治。诊见:面色少华、形体偏胖,现症主要表现为呃逆,纳少。大便成形,日1次。寐差多梦,心烦,手足心热。舌质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弦。
辨证分析:患者之胃痛初起多为实证,久痛不愈或反复发作,脾胃受损,可由实转虚。因脾胃虚寒日久失治,脾胃更加虚弱,此时,肝木因脾胃之土虚弱之势,则相克作用太过,同时,由于患病日久,患者精神压力较大,积聚日久,而情志抑郁,故成此病。
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所致胃痛之证。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天一付,早晚各服一次。外以针灸治疗5次,一日一次,针刺取穴:中脘、肝俞、期门、内关等,留针20分钟。二诊,胃胀痛等诸症好转,尚有寐差心烦。胃不和则卧不安, 而治肝可以安胃,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入苏梗,佛手,香橼。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三诊,胃胀痛、呃逆、纳少等诸症明显好转。以原方随症加减继续调理3月余。后随访获知诸症消失,病理示癌前病变消失,至今未复发。
2、清热化湿之时应慎用苦寒
脾易为湿困,胃易成燥热之害,湿热阻滞中焦,吴鞠通提出:“湿为阴邪,非温不解。”然辨其病热者,当以寒药治之,故湿热之邪最为难治,化湿须防温燥助热,清热当防苦寒败胃。
3、活血化瘀,重在养血
瘀血内阻者当配合活血化瘀之法,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然化瘀不可一味选用活血、破血之品,唯恐徒伤正气,临证之时结合患者体质之强弱,病性之虚实及瘀血之轻重,轻者以养血活血为主。